我们来了解一下思维导图的诞生历程,为了方便大家理解,我们采用讲故事的方式,这也是我比较喜欢的方式
1942年,在英国伦敦,一名叫做东尼·博赞的小男孩出生了,他的父亲是一名电器工程师,母亲是一名秘书,这个右边的小男孩就是博赞
小时候的博赞非常的乖巧听话,并且很好学,是我们爸妈口中的邻居家的孩子,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,博赞一路过关斩将,很顺利的就考上了大学
当然,进入大学的博赞并没有就此松懈下来,还是继续保持着好学的态度,大学的课程是非常繁重的,为了保持优秀,博赞常常会做大量的读书笔记,课堂笔记等
随着时间的增加,笔记越来越厚,都有整整一本书了,这对于努力的博赞并不是多大的困难,最主要的问题是,博赞渐渐发现,随着自己记录的笔记越来越多,自己却越来越难以进行记忆,翻阅之前的笔记,总是感到很混乱
当时的博赞很是困扰,他想从书籍中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,一个周四的下午,他来到图书馆,询问图书管理员,有没有关于大脑方面的书籍,热心的管理员听到博赞的要求后,把他带到了解剖生理学书架前,博赞立刻解释说,我要的不是解剖大脑的书,我是找如何利用大脑的书,对不起,这里没有这方面的书,图书管理员边说,边走开了,当时的博赞很是震惊,一个简单的机器都会配有说明书,为什么我们的大脑却没有对应的说明书呢,博赞失望的走出了图书馆
俗话说,天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智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在经历了被厚重杂乱的笔记折磨后,在经历了图书馆寻找答案失败后,博赞做出了一个决定,谁也不会想到,当时他的这个决定,改变了他的一生,并且影响了世界,那他的决定是什么呢,他的决定是,致力于撰写人类大脑的说明书
认准了方向就去做,博赞跑了无数次的图书馆,请教了大量的教授,学习了关于大脑运作,记忆,速读,心理学,脑神经等方面的知识,他还对达芬奇,贝多芬,居里夫人等杰出人物的笔记进行了研究,随着学习的不断加深,博赞了解了大脑的思考模式,也就是神经元间的彼此连接,我们大脑的思考方式是发散式的,就像树叶的脉络一样,不断向四周发散
而自己记录笔记的方式其实是线性的,并不利于大脑的思考与记忆,这一惊奇的发现,让博赞欣喜若狂,既然大脑的思考方式像脉络一样,并且喜欢图像式的记忆,我们何不在记笔记的时候,就采用这种方式呢,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,博赞最终做出了思维导图的雏形,并经过不断的完善,形成了真正的思维导图
大学的时光总是很短暂,转眼迎来了毕业,毕业后的博赞,一开始的工作也并不是很顺利,因此,他会兼职做一些家教的工作,并进行思维导图的推广,令博赞没想到的是,他的家教工作,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,他的思维导图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,在学习领域也渐渐有了一定的名气
后来得到BBC电视台的邀请,做了一期关于思维导图的节目,这期节目讲述了一名儿童是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取得惊人的成绩的,节目一经播出便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,一下子就火了,此后,博赞也开始写书,他写的第一本关于思维导图的书,就是1974年出版的《启动大脑》,随着时间的推移,思维导图这一伟大的工具,被越来越多的人和企业所接受,并且变得越来越有活力
2019年4月13日是一个不幸的日子,东尼·博赞大师永远的告别了我们,但是,他留下的思维导图却始终散发着魅力,影响着世界